个人简历
一、姓名 万光英
二、科目 思想政治
三、个人简历
姓名 | 万光英 | 出生年月 | 1979-12 | 民 族 | 汉族 |
职称 | 中教二级 | 毕业学校 | 泰安师专 | 进修学校 | 山东大学 |
自我评价 | 2002年参加工作,有9年的高中政治教学经历,从事多年高三教学。工作中注意研究教育教学规律,探索教学方法,提高课堂教学艺术,2010年获得莱芜市优质课一等奖、莱城区优质课一等奖。积极参加各级课题研究,有专属自己的课题并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。注意积累教学经验,总结教学成果,誊写的教学案例被国家教育部课例开发中心评为一等奖。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,多篇论文在省市刊物公开发表。关心爱护学生,与学生打成一片,做学生的知心朋友。 |
四、主要荣誉
1、论文《高中政治课堂中设置合作问题的技巧略谈》荣获全国一等奖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杂志社 2010年12月
2、莱芜市高中政治优质课一等奖 莱芜市教学研究室 2010年7月
3、教学设计《世界是普遍联系的》荣获全国一等奖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2010年10月
4、多媒体、网络课件《世界是普遍联系的》莱城区一等奖 莱城区教育局 2010年9月
5、优秀教师辅导奖《腾飞的中国》 中学生时事政治报 2010年1月
五、教育感言 教师的加法是增加桥粱,教师的减法是减少荒凉。我要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,用宽容的心态去面对学生。
六、工作追求 “师也者,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”。我要身体力行,率先垂范,把学生培养成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。
莱芜二中教师风采——陈晓庚
姓名:陈晓庚
科目:政治
个人简历:
陈晓庚,男,1972年10月生,中国党员,教育硕士,莱芜市学科带头人。1993年至1997年在曲阜师范大学政治系就读,1997年获得大学本科学历和教育学学士学位,2003—2005年在山东师范大学攻读教育硕士,并获得硕士学位。2008年挂任莱芜市教育局教科所教研员。
自从97年参加工作以来,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,在教育舞台上默默耕耘了十四个春秋,依靠扎实的工作作风,在教育教学、班级管理以及教育科研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。勤奋学习,钻研教法,围绕教学效益的提高,改变教学观念,创新教学模式,不断取得优异教学成绩;热爱学生,平等待人,围绕和谐班级建设,注重学生品德教育和良好习惯养成,让学生遵规守纪,做一个社会有用的人,班级多次取得优秀成绩并获奖;以教带研,以研促教,围绕课题研究,不断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,撰写了多篇的论文并发表或获奖。
任何前进的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,但我依然选择远方!
主要荣誉:
2004年10月获莱芜市第二届学科带头人荣誉称号
2006年被评为莱芜市优秀班主任
2001年、2003年两次获莱芜市政治课教学一等奖
2000年、2002年两次分获莱芜市教育局、莱城区教育局论文评比一等奖
2002年9月在莱芜市政治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
2002年10月获山东省教研室论文评比三等奖
2003年4月撰写论文获全国中学生时事政治大赛二等奖
2003年4月在莱城区高中毕业班课堂教学研讨会上执教公开课
2003年获莱城区政治课教学二等奖
2003年莱芜市高中政治课教学一等奖
2004年《思想政治课“研究性学习”教学模式浅谈》发表在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《青年工作论坛》2004年第六期
2005年9月获莱芜市莱城区政治课教学一等奖
2007年获莱城区政治课教学二等奖
2007年4月在莱芜市高中政治二轮复习研讨活动中,执教公开课
2007年8月在莱城区高中课堂改革研讨会上执教政治学科公开课
2008年6月在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中,《高中思想政治合作学习研究》获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。
2008年1月,“坚持德育为先 拓宽德育途径 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”的专题研究申请莱芜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立项,2009年2月正式结题
2009年4月,论文《综合探究课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地位、作用及教学方法》在国家级刊物《中国教育创新》上发表
2009年4月,负责的课题“基于学分制的高中教学及管理创新研究”被莱芜市教育局确定为莱芜市教育科学“十一五”重点课题,现在正展开研究。
2010年3月,教科研成果《高中政治合作学习研究》获莱芜市社科联优秀成果二等奖。
教育感言:俯身哺育桃李,心中常驻芳华。
工作追求:爱心,宽容,理解,感悟,利人利己,达己达人。
